(相关资料图)
“上海应更注重市内各区之间和与长三角重点省市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强化合规监管有力引导市场主体有序竞逐‘元宇宙’新赛道,真正达到强化实体经济韧性的目标。”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委员会秘书长翟骏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正在此间举行的2023年上海市两会上,“元宇宙”成为热词。 上海市市长龚正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2023年重点工作,提出要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加速布局。此前,《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于2022年7月发布,为上海抢先布局“元宇宙”新赛道指明了方向。 针对上海实际,翟骏指出,上海应注重区域分工,立足各区禀赋优势,确定差异化主攻方向,
加快塑造“元宇宙”产业生态核心竞争力。例如,闵行可推动“元宇宙+数字电竞”创新应用;浦东可实现“元宇宙+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长宁可构建“元宇宙+智慧生活+数字服务”试点应用;青浦可建设“元宇宙+虚拟会展+数字贸易”试点应用…… “在抢先布局‘元宇宙’新赛道过程中,上海与长三角重点省市协同合作方式有待进一步明晰。”翟骏说,长三角近沪城市都希望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带动本地相关产业嵌入长三角“元宇宙”大产业版图。 “
要推进开放合作,谋划上海与长三角省市产业协作网络。”翟骏建议,上海可与长三角重点省市之间建立政府和企业层面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快搭建合作平台,推动长三角重点省市间企业资源与创新资源合理有序流动配置,强化城市间的协同合作;强化政策协同,放大长三角一体化政策红利。 “要警惕‘元宇宙’概念过分炒作、无序炒作,导致部分企业‘脱实向虚’。”翟骏指出,当下政策导向应立足于鼓励企业开展“元宇宙”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与应用场景方案搭建,从而达到“以虚促实”的目的。“
需要警惕的是,部分企业可能将自身包装成‘元宇宙’概念企业,通过生产粗制滥造产品和‘伪元宇宙’服务来赚取‘快钱’或者骗取政府短期扶持政策等。” 2023年上海市两会期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委员会提交了题为《筑牢“元宇宙”发展的“规则底座”》的大会书面发言,认为“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最新场景,是全球产业调整的新机遇,要在识变中应变,解决“元宇宙”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如何构建“元宇宙”的底层秩序?该份建言的执笔人、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程金华表示,
“元宇宙”产业发展要尊重市场和技术规律,法律介入需宽严适度;“元宇宙”市场流通要抓住发展重点和堵点,法律保障需审时度势;“元宇宙”权益保护要兼顾市场发展与安全,法律救济需多元平衡。“‘元宇宙’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生存的心理范式转变,甚至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上海市政协委员、民进会员、上海市水务局科技发展处一级调研员崔海灵说,要用好技术,以虚促实,同时要注重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协同推进。 崔海灵建议,
高校与“元宇宙”技术头部企业可以协同组建联合实验室,开展跨学科研究,围绕人机交互新技术、数字资产监管、数字空间风险及外溢治理等进行先导性研究,为未来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提供依据。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星国际联席CEO徐晓亮建议,在生态系统端,应该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加大元宇宙与产业融合的力度,推进创新联盟建设,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可以加大政府对于在建元宇宙项目支持力度,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以及宣传支持等。如
出台促进元宇宙创新发展配套奖励举措,奖励元宇宙标志性场景、元宇宙关键共性技术、通用能力的价值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特定研究方向的元宇宙相关项目等。” 他建议,上海应加大元宇宙与产业融合的力度,在文化旅游,智能制造,教育,消费等不同领域,推动元宇宙虚实融合创新实践,打造以政府相关机构指导,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支撑,协会联盟推动的合作模式。协同各类创新主体,如场景类、技术类、应用类企业,共同构建元宇宙创新联盟,推动融合场景建设,打通基础设施壁垒,实现合力发展。 他建议,可基于元宇宙创新联盟,推动元宇宙领域立体化标准制定,发挥政府平台作用,从技术端,经济端,应用端,分别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制定一批元宇宙赋能政府、科创、商业、金融、文旅、消费、城市服务等各领域的标准,以标准促行动,推动技术应用端的统一,加速元宇宙行业发展。 徐晓亮还表示,从应用端来看,
上海缺乏能推动元宇宙普及的“杀手级”应用型企业,“尽管‘杀手级’应用的出现往往难以预测,但创新应用必然存在于元宇宙的产业森林中。”他认为,早期优秀的初创企业,需要创投基金的支持,产业生态的赋能,同时,也需要借助不同领域元宇宙场景的需求快速成长,借助元宇宙标杆场景进行落地。但在元宇宙概念发展初期,行业内仍然缺乏相应的资本,需求也比较分散,供需双方不能够及时对接,行业交流也尚未充分展开,亟需政府牵头来助力早期初创企业的发展。 对此他建议,在不同领域,如智能制造,线上线下消费、文化旅游等,可设立元宇宙产业基金,吸引一批优秀初创企业。建设元宇宙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园区,承接上海市元宇宙走出去、引进来等国际性活动,引进相关企业落地,验证商业模式,并进行成功模式的复制推广。例如,以大豫园片区为试点,通过数字化改造和元宇宙场景建设,为早期元宇宙企业提供相应的场景建设需求,通过项目落地,赋能商业运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徐晓亮同时认为,应加快元宇宙产业人才引育用留,制定高层次人才就业保障机制。按照重点产业人才相关规定实施人才奖励,
依托元宇宙标杆场景,鼓励元宇宙相关的高层次人才、技术人才、创作人才在上海市创业就业。用足用好应届毕业生落户、特殊人才引进及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政策,支持人才及团队引进。 上海市政协委员、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表示,“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元宇宙’有望成为下一代生产力工具,赋能千行百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凝聚认知共识,在相关技术和应用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竞逐‘元宇宙’新赛道可以边发展边规范,先行先试,不断探索规范技术边界。”
以上内容由元透社根据中国新闻社、财联社、文汇报等媒体相关内容综合编辑。扫码入群,共享共赢元宇宙新赛道商机
各地元宇宙政策创新及产业进展
如需加入社群、投稿或商务合作请点击公众号菜单栏欢迎关注元透社视频号,关注国内外行业动态。
关键词:
政协委员
实体经济